
电子元器件已渗透至社会经济的每个角落,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、汽车电子、5G通信、物联网以及航空航天、能源交通、军事装备等领域,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介绍说:“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(MLCC)为例,每台iPhone手机平均使用MLCC数量超过1000只、每座通信基站使用量超过6000只、每辆新能源汽车使用量超过10000只。”
中国目前是全球电子元器件第一生产大国,2019年全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销售收入超过1.86万亿元,大部分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,本土供应链总体完善,产品门类较为齐全,基本可覆盖现有市场需求。与此同时,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。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举例说:“在高端片式阻容感、射频滤波器、高速连接器、光电子器件等方面,还难以有效满足下游整机市场需求。例如,有‘电子工业大米’之称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(MLCC),其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低于4%,在5G基站领域,国产MLCC产品仅实现小批量试用,与国外差距达到10年以上。再如,海量信息传输的光通信领域所必需的光通信芯片、光纤滤波器差距也在5年左右。”
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《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提出了到2023年中国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要达到2.1万亿元、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等目标,并将通过加强产业统筹协调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举措来推动目标落实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特别强调,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中,国际合作必不可少:“(我们将)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拓展交流合作渠道,加强交流沟通和产业链对接,推动产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,构建开放发展、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。”
杨旭东同时表示,在推动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过程中,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,“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要坚持维护市场秩序,坚持公平竞争、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,健全和规范市场监管机制,加强预警和防范,维护公平竞争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。”
Monday to Friday:9:00~18:00